经6月1日市委常委会研究通过,郑州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今日团结下发《关于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生长思想进一步做好为民造福事情的意见》,围绕“六稳”“六保”,聚焦稳岗位、保就业、惠民生,出台十个方面详细措施,着力解决当前民生突出问题,推进为民造福事情不停细化深化,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宁静感。 《关于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生长思想进一步做好为民造福事情的意见》全文如下。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生长思想,统筹做好“六稳”“六保”事情,以稳岗位保就业惠民生为重点,进一步做好为民造福事情,促进经济连续康健生长和社会和谐稳定,不停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宁静感,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减轻企业肩负稳定就业岗位 实施难题行业和中小微企业帮扶行动,落实阶段性减免、缓缴社会保险费、金融支持、降低成本等助企纾困政策,资助企业保住更多就业岗位。
加大失业保险金运用调控力度,适当放宽受疫情影响企业稳岗返还政策认定尺度,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中小微企业,返还尺度可提高至企业及职工上年度缴纳失业保险费的100%。将面临暂时性生产谋划难题且恢复有望,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的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0年底。对企业当年新吸纳挂号失业半年以上人员就业且签订1年以上劳动条约并按划定缴纳社会保险的,按每人1000元尺度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助。 二、强化兜底保障开发就业岗位 实施民生兜底专项行动,强化对就业难题人员的就业援助,对经帮扶仍难以实现就业的,降低准入门槛,精准施政施策,实现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
加大无主楼院(小区)物业治理、便民服务等就业岗位的开发力度,优先摆设大龄失业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统筹各种政府资金,开发一批交通协理、生态护林、门路保洁、公厕治理等就业岗位,优先摆设返乡农民工、中年人员上岗。
实施城乡社区规范化提升行动,勉励建立省级规范化社区,2020年建立175个;实施城乡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革新行动,2020年完成革新50个。努力推进智慧社区服务试点建设,2020年扩大到50个。突出专业化水平,通过政府购置方式,加大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力度,增强社区专业队伍建设,以县(市、区)开发区为单元,选优配强社区事情者,优先摆设结业大中专学生、复员退伍武士等人员就业,推动全市公共设施就业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三、培育夜间经济有序生长市集 开展“醉美•夜郑州”系列消费促进运动,勉励创新服务业态,增加服务品种和服务项目,进一步促进社会消费。每个县(市、区)、开发区要合理结构1到2个“夜品、夜购、夜赏、夜游、夜健”夜经济集聚示范区,举行1-3项夜间经济主题运动。开展县(市、区)、开发区夜经济运动评选,市财政对前三名划分给予100万元、80万元、50万元奖励。
围绕便民、惠民、利民目的,努力构建“十五分钟”便民消费圈。各县(市、区)、开发区要明确计划布点,落实治理措施,充实使用广场、公园等公开场合和闲置土地,根据定时间、定所在、定业态、定用度、定治理的原则,设立市集和特色跳蚤市场。联合老旧小区革新运动,勉励直营门店进社区,合理结构菜市场、便利店、剃头店、早餐店等住民生活相关设施,促进社区消费生长。要加大羁系和服务力度,突出体贴关爱,严禁乱收费、乱摊派,确保谋划主体能入市、能谋划。
四、鼎力大举促进特色商业街区建设 开展步行街革新提升运动,支持建立国家级、省级步行街革新提升试点。联合“一环十纵十横”及支小路综合革新,在条件具备的街道,因地制宜计划建设一批有地域特色、气势派头各异、规范有序的特色街区。每个县(市、区)、开发区要打造1到2个消费聚集力强、彰显都会特色、提升都会品质的特色商业街区,优先为创业人员摆设商铺,优先为新增就业人员的企业提供支持。要强化县(市、区)、开发区主体责任,杜绝“一放了之”,将街区交由私人和企业谋划。
加大财政支持,对年营业额到达1亿元、5亿元、10亿元以上,且摆设就业人数划分到达1000人、3000人、5000人以上的特色商业街区,根据市、县两级财政7:3比例,给予乡(镇、街道办)100万元、200万元、300万元奖励,最高不凌驾500万元。 五、规范普及午餐供餐课后服务 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切实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午餐供餐和课后托管难题,提高人民群众的教育幸福感。
有条件的学校,要通过新建、改扩建食堂方式提高学校供餐能力,无条件的学校,实施区级统筹配餐,确保年底前市区中小学校午餐供餐全笼罩。强化行业羁系,增强历程监控,保证供餐质量和食品宁静。
根据自愿到场、公益惠民、需求优先、稳妥推进原则,建设完善课后服务制度,年底前实现市区中小学校课后服务全笼罩。实施郑州儿童康健行动,增强对幼儿园复学与疫情防控指导,接纳医教联合方式,推进普惠性幼儿园派驻兼职康健副园长,提供专业化服务,深入指导幼儿园康健教育、疾病预防等事情。落实立德树人基础任务,开展富厚多彩的课外运动,促进学生全面生长,严禁开展课外培训,严禁进校园,分外增加家庭和学生肩负。 六、鼎力大举推进家庭服务提质扩容 聚焦“一老一小”等家庭服务需求,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社区养老、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
努力开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革新和智慧康健养老应用试点,落实奖补扶持政策。探索开展医养联合试点示范县(市、区)和示范机构建立事情。
完善托育机构挂号和存案治理措施,支持社会气力生长普惠托育服务。勉励各种人员到养老、托育、家政等家庭服务业就业、创业,对家庭服务机构(企业)新招用本市城乡劳动者,政府给予一定的服务业岗位补助,对招用就业难题人员和难题家庭特困高校结业生的,可按划定享受社会保险补助。2020年,新建改扩建100家城乡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每个县(市、区)、开发区建设1-2家示范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 七、连续增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进一步落实提高城乡住民养老保险待遇,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完善调整高龄老人津贴津贴政策。
从2020年7月1日起调整提高全市城乡低保尺度,确保难题群众基本生活水平与经济社会生长水平同步提高。对申请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难题群众,视情先给予暂时救助,实时缓解其生活难题。
着力保障孤儿和事实无人抚育儿童基本生活,实时足额按尺度发放基本生活费。增强农村留守儿童和逆境儿童关爱服务。做好脱贫攻坚中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事情,为切合条件的贫困重度残疾人提供集中或社会化照护服务。 八、加速推进全民健身设施建设 增加公共运动场所,努力构建黎民身边体育健身圈,努力推进市内各区“一场一馆”和县(市)“两场三馆”建设,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设施。
在建成的场馆内举行种种赛事和培训,提高现有场馆使用率,拉动消费,促进就业。加大要育设施进金角银边、公园、广场、游园、绿地、河流(廊道)两侧等地的建设力度,勉励使用自有工业厂房、仓储用房等存量房产革新为全民健身运动场所。合理计划新建小区和升级革新老旧小区的健身园地,因地制宜建设和革新室内、外体育健身设施,增强对器材的维护和巡检,保持健身设施的完好率,为宽大群众提供良好的健身设施和情况。
九、勉励创新创业扩充就业岗位 坚持以创新促创业、以创业促就业,使用数字技术,加速“互联网+”数字经济新业态生长,催生自主创业、兼职就业等灵活就业新模式。努力生长“首店经济”,打造消费增长新引擎。推动“直播+工业”生长,包装推介一批适应郑州经济生长特点,能够动员工业链上下游融合生长的“网红打卡经济”。
开展线下商业数字化升级革新,推动线上线下融合生长,打造数字商业集群。支持大型企业开放供应链资源和市场渠道,推动开展内部创新创业,动员工业链上下游生长,促进大中小微企业融通生长。
发挥有效投资、扩大就业作用,实施重点项目、重大工程、以工代赈项目要优先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发挥创业投资促进“双创”和增加就业的奇特作用,对动员就业能力强的创业投资企业予以引导基金扶持、政府资金奖励等支持。
加速现有支持“双创”相关财政政策措施向返乡下乡人员创新创业拓展,将切合条件的返乡下乡人员创新创业项目纳入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规模。 十、着力营造高效便民营商情况 连续推进“一网通办,一次办成”。根据“一件事、一张网、不晤面”的原则,聚焦群众和企业眼中的“一件事”,围绕“一件事”推动流程再造、系统买通和数据共享。加速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推进“一网通办”整体联动,归集、并联与企业和群众相关的电子证照、申请质料、事项管理等政务服务信息,提高服务质料线上线下共享复用水平,实现85%以上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
进一步富厚完善“郑好办”APP功效应用,为群众提供更多支持移动终端管理的政务服务事项。年底前完成300项“一件事”和公民小我私家服务、企业服务高频事项依托郑好办APP、市政务服务网等上线公布。推动更多的跨部门、跨层级“一件事”线上管理,让群众和企业“就近办”“掌上办”,争取“一次不用跑”,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
各相关单元要抓好细化落实措施,制定详细实施细则,明确进度,专人卖力。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要列入督导事情台账,增强督导督查,确保措施落地生效。
泉源:郑州公布。
本文来源:亚搏手机版app下载体育官网-www.zjkytlaw.com
QQ:769863439
手机:17271581610
电话:024-375480238
邮箱:admin@zjkytlaw.com
地址:湖南省株洲市江北区时明大楼8674号